民事訴訟開庭審理過程分為哪幾個流程
(一)庭審準備
庭審準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準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準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準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回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并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當事人陳述。
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首先由原告口頭陳述其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然后由被告陳述案件事實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見。被告提出反訴的,應陳述反訴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有訴訟第三人的,先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再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由訴訟代理人陳述或答辯,也可以在當事人陳述或答辯完后,再由訴訟代理人補充。
2、出示證據和質證?當事人陳述結束后,必須將案件的有關證據在法庭上展示,并由當事人進行質證。但是,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不必在法庭上質證。?質證是我國民事訴訟證據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民事訴訟開庭審理階段的重要環節。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