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作偽證由誰處罰
證人作偽證可以是在刑事訴訟中也可以是在民事訴訟中,刑法中所規定的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刑法》第305條規定,犯偽證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方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舉證責任,對方當事人對其證據可以進行駁斥,因此,當事人作偽證相對于刑事案件來說對案情的發展以及危害的結果要小的多,但是并不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證人作偽證就不追究其法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區別
偽證罪與窩藏、包庇罪的區別:
1、犯罪主體不同。窩藏、包庇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能是刑事訴訟中的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
2、犯罪的時間不同。窩藏、包庇罪的實施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前,也可以在其被逮捕、關押又逃脫之后,而偽證罪的實施則只能是發生在判決之前的偵查、起訴和審理階段。
3、犯罪客觀方面的內容不同。窩藏、包庇罪一般表現為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或者幫助其逃匿,而偽證罪則表現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
4、犯罪對象不同。窩藏、包庇罪的對象可以是未經逮捕、判刑的犯罪人,也可以是已經判決的犯罪人,而偽證罪的對象則只能是刑事訴訟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懷疑有罪而實際無罪的人。
5、犯罪的目的不完全相同。窩藏、包庇罪的目的是使犯罪人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的目的則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錯誤的刑事追究,也可以是隱若罪證使犯罪人逃避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偽證罪在構成后,一般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所以對于哪些有大的案件肯定是處罰得更加嚴重的,教唆別人的,也會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在做證人的時候,必須要如實的配合。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以土地入股可以嗎
2021-01-03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