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有什么限制
(一)根據民事法第127條的規定,應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
(二)什么是管轄權異議
1、管轄權系指,某訴訟案件在確定民事法院具有審判權后,決定由哪一個“民事法院”進行審理之權限,故管轄權又被稱為“具體的審判權”。而由上述可知,必先有審判權,才有管轄權之問題;若沒有審判權,自無庸討論是否具有管轄權。
2、法院要對案件具有管轄權,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法院對所涉案件具有“主題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審理該類型的案件的權力,同時,法院還需對案件當事人具有“個人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對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作出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裁決的權力。
二、管轄權異議裁定期限是多久
1、法律對管轄權異議審理期限規定如下:
(1)提出。收到起訴狀后15天的答辯期內提出。
(2)審理。法院應在收到異議申請后15日內審理完畢。
(3)上訴期。不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當事人應在10天內提出上訴。
(4)上訴審。二審法院應在立案后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民事訴訟法》第176條:“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2、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限
(1)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我們從前文的對管轄權異議主體、客體的分析,可知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首先,從法條上看,它存在著邏輯性錯誤,因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辯狀;其次,這一規定也缺乏靈活性,例如中途參加訴訟的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應當在什么時候提交呢?對此,應當針對不同的主體,制定變通的規定。有學者建議,應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總體上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之前或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凡中途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可作特別規定,即他們在接到法院告知其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正式通知后十日內提出
而且,在提出管轄權異議時當事人一定要提出合理的理由,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你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上面還有專業的律師長期駐留,可以為您進行法律咨詢。
律師推薦:清-遠律師北京律師金律霸師益陽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可以制裁網絡噴子嗎
2021-02-17臨時工是否能確定工傷
2020-12-18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拿不到自己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該怎么辦
2021-03-03無證房屋拆遷應有什么程序
2021-03-10超標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