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糾紛訴訟管轄怎么確認
雙方約定管轄法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該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買賣雙方在發生網購糾紛時,可以通過書面方式,在賣方住所地、買方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等地點中選擇一處作為管轄法院所在地。不過,現實中,這種約定并不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網購糾紛中,許多賣方作為被告,常常以其曾在網頁中明確告知“發生爭議提交賣家所在地法院管轄”,買方對此未表示反對為由提起管轄異議,這種異議是不成立的。賣方在網頁中貼出的告知屬于格式條款,并未取得買方的明確同意,同時剝奪了買方依法維權時選擇管轄地的權利,所以這種條款是無效的,不屬于雙方對管轄法院的約定。
但如果賣方向買方單獨提示過該條款,買方也表示同意,這種條款就對雙方當事人產生約束力,可作為確定管轄法院的依據。
被告住所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網購糾紛涉及的合同屬于買賣合同,此類合同的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在確定網購合同的合同履行地時,首先應當查明雙方是否有約定交貨地點。但是,網購平臺為了規避交貨地點的問題,往往會將買方填寫的地址標注為“收貨地址”,而非“交貨地點”。若無法查明雙方是否約定了交貨地點,則需根據交貨方式來確定合同履行地,即“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具體到網購而言,實踐中,賣方“包郵”的通常被認定為屬于采用“賣方送貨方式”,以買方所指定的收貨地址為合同履行地,而賣方“不包郵”的,則被認定為屬于代辦托運,應以賣方發貨時的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對網購糾紛訴訟管轄地并不是那么的清楚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未婚生子男方不給撫養費有什么后果
2020-11-0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