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付出勞動理應簽訂勞動合同
在法律意義上,沒有臨時工這個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是勞動工,雙方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待遇、工作年限等。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
臨時工的本質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文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各省市各部門開始制定“三定方案”(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相對于有編制的“編內人員”,臨時工被統稱為“編外人員”。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從法律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勞動法》還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均未以“臨時工”與“正式工”來劃分和規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按照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同樣應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這些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法定的期限,就會面臨支付雙倍公司和簽訂無固定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三、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風險防控
對于企業招用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企業有四種方式可以選擇:
1、選擇標準的勞動用工,采用這種方式用工需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否則,超過1個月的用工需要承擔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風險。
2、選擇非全日用工,采用此類方式,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但需要繳納工傷保險)。但需要確保員工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累計每周不超過24小時。
3、選擇勞務派遣用工形式,采用這種方式,用人單位只需要選擇合作的勞務派遣單位,將所需員工的條件要求告知勞務派遣公司,由勞務派遣公司招聘員工,然后派遣至本單位。
4、選擇勞務用工,采用這種方式,不再適用勞動法律法規,而是按照民事法律的規定,由單位與勞務工簽訂勞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但在管理方面,勞務用工方式常有不便,因為勞務關系的雙方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隸屬與被隸屬的關系。
勞務合同可以對勞動時間、勞動報酬、雙方責任義務等進行簡單約定,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用人單位出現克扣工資、延長勞動時間等情況,短期工可以依據勞務合同為自己討公道,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房屋拆遷委托書有什么內容
2020-11-24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7北京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