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合同時須寫明哪些條款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
3、數量和質量。
4、價款或報酬。
5、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履行方式。
6、違約責任。
7、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種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依合同的具體含義不同而有所不同。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來說,合同的內容是指當事人享有的債權和承擔的債務;合同作為一種法律文書來說,合同的內容是指據以確定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和責任的合同條款。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
3、數量和質量。
4、價款或報酬。
5、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履行方式。
6、違約責任。
7、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種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合同的訂立是指締約當事人相互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而成立了合同。合同的訂立由“訂”和“立”兩個階段組成。“訂”強調締約的行為和過程為是締約各方接觸、治商過程,包括締約各方的接觸、洽商并最終達成協議前的整個討價還價過程。此階段由要約邀請、要約、反要約諸制度加以規范和約束,產生先合同義務及締約過失責任。而“立”強調締約的結果,指的是雙方合意的達成,即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條款至少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已經形成一致意見,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得以確定,簡言之,合同成立了。
訂立過程
須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合同為各方達成的協議,屬于雙方或多方的法律行為,因此,訂立合同須由至少兩方當事人參與,僅一方當事人不存在訂立合同問題。訂約當事人是否為雙方或多方,決定于參與訂約的人是否為相互獨立的意思主體。在一般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的經濟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經濟目的,但須能為相互獨立的意思表示。
須有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的互動
合同訂立是由獨立的主體相互接觸,互為意思表示,直到達成協議的過程。因此,合同的訂立須有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從要約、再要約,直到承諾。
須為特定當事人之間為締約而為意思表示
訂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圍內的人之間進行,并且當事人須以締約為目的進行接觸,當事人之間相互所為的意思表示是為訂約發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間或者雖為特定人之間相互接觸,進行協商,但并不是以訂約為目的,則不屬于合同訂立問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合同訂立之后并不意味著就會生效,只有滿足一定條件之后,合同才會產生法律效力就可以約束雙方的行為,只要滿足上文中規定的條款那么這個合同就算是完整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