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就是有效的嗎
《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既然是協議,一方發出訂立合同的要約(邀請),另一方承諾,那么協議就客觀存在了,這就稱為合同成立。合同只需要內容明確具體,當事人意思表達一致就可以成立。合同的生效指合同在法律上發生效力,協議的內容對雙方產生約束力。合同成立后,必須符合法律要件才能產生約束力,包括:
1、當事人有與協議相適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小孩子是不能簽大合同的。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
(1)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2)對于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部門授予的權限范圍內簽訂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2)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3)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4)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一般來說,合同成立時就生效。
4、當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生效的時間,比如到一定期限后生效,或一個條件滿足后生效,成為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合同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以上就是“合同成立就是有效的嗎”的解答。合同成立并不意味著有效。因為成立的合同與有效合同有一定的區別,所以雙方在簽訂時一定要注意合同條款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能成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