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合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締約人一方致使合同不成立或無效或被撤銷,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責任稱為締約過失責任,區別于違約責任。后者以合同有效成立為前提,締約過失行為發生在合同成立前的締結過程中。締約過失責任違反的是先合同義務,法律保護的是締約當事人的信賴利益。當事人在以下情形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的損失:
1、惡意磋商,導致合同不成立
2、締約欺詐,導致合同不成立
3、侵害對方商業秘密
4、合同雖成立但不能生效的,如惡意不辦理作為合同生效要件的登記、批準手續致使合同不能生效
5、因一方過失致合同無效的
6、因一方過失致合同被撤銷的
7、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其他締約過失行為
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責任是種“未盡到注意”所產生的責任。這是臺灣王*鑒先生基于產生締約責任的原因而提出的理論。這種觀點和第三種觀點犯同樣錯誤,以點蓋面,將締約責任的內涵法院大大縮小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種觀點均不從同角度來闡述締約責任,但都或多或少欠周全。在目前這個瞬息萬變的合同社會里,一種定義必須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無限的擴展力,這樣才不至于被新情況弄得措手不及。因此,締約責任就是指在合同未生效的締約階段,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基于誠信原則所產生的先合同義務,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所應承擔的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的產生和合同成立有密切聯系,因為合同成立標志著締約責任的開始。從本質上講,合同成立屬于意思表示范疇,只要達成合意就可以說明合同存在。它不像合同生效那樣明顯增加了法律干預成份,把當事人意志上升為法律強制意志。但也并不是說合同成立沒一點拘束力。只要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就受拘束力,這種拘束力來源于各方的意思表示,要約人做出要約,既給自己設定了權利,也設定了義務。同樣,承諾人也受承諾的約束。總之,一旦形成含意,則發生合同成立的效力,各方都受共同意志的拘束,履行自己同意接受的義務,如果不履行該義務,則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訂立合同承擔責任的情形,一般是出現了惡意磋商,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是欺詐行為導致不成立,以及侵害了對方的一些權益的時候也不會成立,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律師推薦:涪陵律師? ?松江律師 ?? 江津律師? ? 北京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