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經濟性裁員的如何補償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合同期內辭退該怎么辦
1、經勞動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勞動者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放補償金。
2、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除名、開除、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發生的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因此,勞動合同雖由企業人事保管,你不必太擔心。
3、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怎樣確定的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單位經濟性裁員需要對被裁員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具體數額結合勞動者在單位發工作年限計算。如果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比如單位經濟性裁員的時候勞動者沒有拿到該有的經濟補償等,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