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離職賠償金賠償標準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以勞動者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計算,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不簽勞動合同可獲雙倍賠償的情況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但是因勞動者自身的過錯導致用人單位未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應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的工資。”但是,實際操作中有不少勞動者誤以為,只要目前還未簽合同,就都有權利得到雙倍工資。實則不然,要拿到雙倍工資必須具備幾個前提。首先,勞動者本身同意并積極與用人單位簽合同,但是單位拒絕簽訂,像這樣未簽合同的責任不在勞動者,那么討要雙倍工資理所當然;其次,未簽合同的情形發生在2008年2月1日以后,并且要從進入用人單位滿1個月后即第2個月開始計算。換句話說,簽訂勞動合同有一個月的過渡期,只要在建立勞動關系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都視作合法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以勞動者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計算,但不能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規定的維修基金有途有哪些
2020-12-29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