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侵權行為的規定有幾類?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制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于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托,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二,取證方法
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其主要方式如下:
1、自行取證和委托律師調查取證
由于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準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準備的有效措施。
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只是成果的保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專利的保護,對于一些科研單位或者創新人員來說,一項專利凝結了很多的心血,因為沒有專利的保護,導致發明人無法享受相應的收益,這是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專利侵權的判定和法律責任可以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申請專利費用計入什么科目
個人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費用是多少
用別人已有的外觀專利注冊商標,應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遇上拆遷,租客損失如何補償
2021-01-30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人身權屬于侵權責任范圍嗎
2020-12-07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免責期
2020-11-16利差益
2021-01-17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