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告訴稱:被告原是其職工。原告于1998年7月派遣被告赴日本培訓。為此,被告于1998年3月30日向原告出具保證書,保證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后,5年內不得進入與原告同業種、產品相近的公司和企業工作。2000年2月29日,被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出具保證書,再次保證不進入與原告產品相近的企業工作。現被告進人與原告存在相近產品的企業-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以下簡稱安立代表處)工作,違反了被告對原告所作的承諾。為此,原告曾提起勞動仲裁,但未獲支持。原告對此不服,現提起訴訟,要求判令被告陳-穹立即停止在安立代表處的工作,并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2.被告辯稱:被告作為勞動者的就業權利應當受到法律保護。被告作為原告的工人,沒有掌握原告商業秘密的可能,不受競業禁止的限制。被告不懂日語,僅是感受了日本企業的工作氛圍。原告辭職時已經賠償了培訓費用。被告對原告作了保證,被告卻沒有支付相應的對價,因而是不合理的。保證中“相近企業”的概念不能無限擴大。**有限公司僅銷售而非生產衡器,且安立代表處僅負責該公司的業務聯絡。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事實和證據亡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經公開開庭審理查明
1997年7月7日,從事衡器及配套產品生產與銷售的原告**公司與被告陳-穹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有效期自1997年7月7日至1999年8月7日止,被告工作為在原告生產三科從事大型衡器制作。該合同第九條約定:“1.甲(原告)乙(被告)任何一方違反本勞動合同都必須承擔違約責任,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要給予相適應的賠償。2.賠償金額由甲乙雙方在企業工會的參與下,根據違約責任大小和造成損害的程度協商確定;有明文規定或者約定的,則從規定或者約定。”1998年3月30日,原告欲派遣被告去日本培訓,被告向原告出具了保證:“1.自研修結束回國之日起為公司服務期限至少為5年,違約按勞動合同有關條款辦理;2.嚴格保守**大和和日本大和的技術秘密,如辭職、終止合同或退休離開本公司后,5年內不得進入與本公司同業種、產品相近的公司和企業,不得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工作;3.若違反以上規定,本人愿意接受有關法律的追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行政處罰再次違法,是否還可以進行立案受理
2021-02-17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