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平等關系,是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客體三個要素,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即當事人,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客體是指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一般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及其他某些權利(如生命權、名譽權等)。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導審判工作的基本思維模式與思考方法,審判人員在處理民事糾紛時,都需要將當事人置放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分析該具體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以及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把握權利的產生、變更、消滅,以便正確地解決各種民事糾紛。因此,正確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可以對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進行正確的認定,明確誰與誰之間通過何種法律事實產生何種法律關系,在此基礎上來判斷誰享有什么權利及承擔什么義務,這樣才能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實現審判工作的最佳效果。
在審判工作中,要正確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必須做到:
一、固定權利請求;
二、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
關于固定權利請求。固定權利請求,非常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須首先弄清楚我國民事權利保護體系以及各種權利之間的關系。
我國民事權利保護體系主要包括本權利、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等。本權利包括人格權、財產權、身份權等,是我國民法的基本權利,可以通過確認之訴加以解決。請求權是請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是為了維護權利而產生的權利,有利于維護權利或滿足權利的圓滿狀態,本權利受到侵害后,通常通過行使請求權來進行救濟。請求權包括債權請求權、返還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補償及求償請求權、支出費用返還請求權、不作為請求權、人身權請求權等。形成權是設定、變更或消滅法律關系的權利,主要包括: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而請求變更的權利,因欺詐、脅迫行為而產生的變更權,合同法上的抵銷權、撤銷權、解除權、優先購買權,公司決議撤銷權,物權法上的優先購買權等。抗辯權是請求權的反對權。在識別出原告的權利請求基礎后,應當對被告的答辯進行相應的審查,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看被告是不是提出了抗辯或行使了抗辯權,在此基礎上識別出被告的抗辯權基礎。
各種權利之間可能形成對抗關系和補充關系,也有可能形成權利競合。固定權利請求應當特別注意不同類型的訴及不同的請求之間既有可能形成對抗關系,亦有可能形成補充關系,應注意避免當事人在主張權利的過程中發生嚴重錯誤。確認之訴與給付之訴既有可能形成對抗關系也有可能形成補充關系,形成之訴與給付之訴之間及給付之訴內部也同樣如此。就對抗關系而言,指的是提出一種訴以后,另一種訴即當然不能成立,如原告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則不能同時再請求合同繼續履行,解除或撤銷合同之訴與繼續履行合同之訴就是一種對抗關系,兩個訴求只能擇一主張,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之訴與同時提出的要求對方返還標的物或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之訴就是一種補充關系,幾個訴求可以同時主張。請求權競合,是指同一事實同時符合不同法律規范要件的情形,主要包括法條競合、選擇性競合、請求權競合、請求權聚合四種情形。法條競合是指同一事件同時符合兩個以上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但根據法律適用規則只能適用一個法律規范。例如,兩個法律條文構成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時,即只能根據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規則適用特別法。選擇性競合是指同一生活事實同時符合兩個或多個權利基礎規范時,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權利。如債權人在對方違約時,或有權提出解除合同,或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是指同一生活事件可以納入不同的請求權基礎規范,而這些根據不同的規范成立的請求權在內容上則是相同的。如租賃合同期滿后,出租方可以基于所有權返還請求權提起訴訟,也可以基于租賃關系終結提出返還請求。請求權聚合,是指同一生活事實根據不同的法律規定而產生不同的請求權,這些請求權的內容不同,性質各異,可以同時有效成立,權利人可以同時或分別主張。例如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由于不同的請求權具有不同的權利內容、構成要件、舉證責任、訴訟時效等,差異較大,因此,如何選擇請求權將對當事人產生較大影響,這就要求當事人在分析案件事實和請求權基礎的前提下正當地行使請求權,同時也要求法官在當事人訴訟請求不明確的情況下,針對案件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對當事人的訴求予以釋明和指導,并盡可能地在訴訟起點上對當事人的請求權基礎予以固定。
關于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所謂權利請求基礎規范,就是指據以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法律規范。所有的訴訟請求,都有其權利請求基礎。例如,請求確認合同無效,其基礎規范就是合同法第52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請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的基礎規范就是合同法第58條。因此,在立案和審理過程中,應結合當事人的基本權利類型、訴訟類型及案件的基本事實,采用科學的方法全面檢索審判案件所需的法律基礎規范。
綜上,在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時,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當事人訴訟請求的含義。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出現意思含混不清或有歧義時,應通過發問釋明的方式予以明確,如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損失××元時,應向當事人明確是什么損失,包括哪些項目,每個項目的具體數額,等等。
二、當事人如有明顯荒廖、不合理或錯誤的訴訟請求,應要求當事人剔除或更正。如一起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案件,原告要求某電站和某電力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且賠償數額過高,理由是某電站的電賣給了某電力公司,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該案的責任主體應為電力設施的產權人。在此情況下,應要求原告在明確電力設施產權人后再行起訴,并建議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主張權利,引導當事人理性維權。
三、當事人明顯遺漏訴訟請求的應提示加以補正。如原告請求的是解除合同或撤銷合同,如其希望同時處理合同解除或者撤銷后的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問題,就應當提示其提出后面的訴訟請求,否則原告將不能向法院申請執行。
四、對當事人在多種請求之間捉摸不定的,應通過行使釋明權促使其作出恰當的選擇,當事人拒絕作出選擇的,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五、針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全面檢索支持其訴訟請求的法律基礎規范。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想要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必須對法律關系的客體、主體和內容予以區分,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