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合同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在現實生活當中常常出現無處分權人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如何對待這些合同的效力,這在司法實踐中是一個必須予以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很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對此作出規定。
所謂無處分權人,就是對歸屬于他人的財產沒有權利進行處置的權利或者雖對財產擁有所有權,但由于在該財產上負有義務而對此不能進行自由處分的人。例如,a將某物租賃給b使用,b卻將該物非法轉讓給c,則b與c之間的買賣合同就屬于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無處分權人實施了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例如財產的轉讓、財產的贈與、在財產上設定抵押權等行為。財產只能由有處分權的人進行處分,無處分權人對他人財產進行處分是對他人的財產的侵害。即使是對共有財產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有的部分,不能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全體共有人所有,某個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就構成無權處分行為。
2.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必須經過權利人的事后追認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對財產的處分權。這里的權利人,是指對財產享有處分權的人。所謂追認是指權利人事后同意該處分財產行為的意思表示。這種追認可以直接向買受人作出,也可以向處分人作出;可以用口頭形式作出,也可以用書面形式作出。不管用何種形式,追認都必須用明顯的方式作出,沉默和不作為都不視為追認。追認是一種單方的意思表示,其目的就是使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發生法律效力。在權利人追認前,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處于效力待定狀態,在得到追認以前,買受人可以撤銷該合同;在追認以后,則合同將從訂立合同時起就產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請求對方履行合同義務。
根據本條的規定,如果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該合同仍為有效合同。無權處分的本質是處分人在無權處分的情況下處分他人財產,從而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取得了財產權利或者取得了對財產的處分權,就可以消除無權處分的狀態,從而使合同產生效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無權處分合同的法律規定相關內容,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無權處分的合同取得處分權人的追認的,是有法律效力的,在追認以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權。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