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合同效力是否是不確定的
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可見,因無權處分而訂立合同是效力待定的。
此處所說的“權利人”,是指對無權處分的物享有處分權的人。所謂追認,是指權利人同意該行為的意思表示。這種意思表示可以直接向買受人作出,也可以向處分人作出。如果權利人事后向處分人作出書面授權,允許其處分權利人的財產,在權利人與處分人之間已形成一種委托代理關系,處分人實際上是代替權利人處分財產,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均由權利人承擔。在此情況下,合同主體實際上已發生了變化。因此,權利人作出允許處分的授權以后,若處分人不履行義務,則買受人可直接請求權利人履行義務,因為權利人已成為真正的出賣人。
追認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目的在于使無權處分的行為發生法律效力。在權利人追認之前,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未定的合同,買受人可以終止履行義務。在追認以后,此種效力待定的合同將得到補正,因此合同將溯及既往地產生效力,任何一方當然有權請求另一方履行債務。
因權利人拒絕承認而使無權處分合同被宣告無效,不應影響善意買受人根據善意取得制度所取得的權利。善意取得制度是法律為維護交易安全而設定的制度,其基本內容是:無權處分人處分其占有的動產給他人,如果受讓人取得該動產時出于善意,則可以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例如,甲將其所有的一幅油畫借給乙作臨時裝飾之用,乙擅自將該油畫出售給丙。丙在乙處曾見過該畫,誤信該畫為乙所有,因此丙具有善意。如果丙已接受了乙交付的該畫,則可以取得該畫的所有權,而甲只能請求乙賠償損失或者返還不當得利。善意取得制度主要適用于可以進行交易的動產,對于不動產來說,因不動產所有權變動應實行登記,故不發生善意取得問題。
從法律上看,無權處分行為的本質特征在于,處分人在無權處分的情況下處分他人財產,從而侵害了權利人的財產權利。一旦處分人事后取得了財產權利,便可以消除無權處分的狀態和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
如果因權利人拒絕追認而使無權處分行為無效,權利人可基于物上請求權對無權處分人提出返還原物、賠償損失等請求。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無權處分的合同效力的相關內容,無權處分的合同效力是待定的,如果取得了權利人追認的,那么無權處分的合同就會發生法律效力。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陳述有沒有證據效力嗎
2021-03-12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