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欺騙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無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合同是無效的,受害人可以申請撤銷因欺詐行為訂立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合同被撤銷后有什么法律后果
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依合同法規定解決合同糾紛爭議被仲裁裁定或被人民法院判決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會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的情況下,通過賠償損失的方法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另一種因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所受的損失,按責任大小承擔賠償的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在無效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追繳財產,被課以行政罰款等處分。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出于惡意串通,以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財產屬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應依法追繳,并課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被欺騙買賣合同有效嗎的相關內容,根據以上內容可知,被欺騙買賣合同無效,生效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的,被欺騙買賣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希望小編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者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