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惡意串通”系個人心理活動,對其認定應采取推定方式,在綜合分析相關證據的基礎上,在認定是否“惡意串通”時,推定方式僅適用于認定當事人在實施某行為時是否故意而為之的心理狀態,對于當事人基于該行為是否牟取了利益,主張權利的對方當事人仍需舉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第九條之規定,依照日常經驗、行為習慣等,根據蓋然性原則予以判斷和認定。
“惡意串通”的法律后果。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之規定,惡意串通并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深圳市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18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