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的概念和種類合同無效是指不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且不能補救,對當事人自始即不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應由國家予以取締的合同。從廣義上講,合同無效包括絕對無效、效力待定和相對無效三類,合同法第47條、第48條、第54條分別規定了效力待定和相對無效的合同,其中效力待定是指無權代理、超越代理權限等因主體問題有可能導致合同的無效;相對無效是指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等合同。對于效力待定和相對無效的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行使撤銷權使合同歸于無效。從狹義上講,合同無效指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違背公序良俗,存在合同法第52條、53條規定情形的合同,即絕對無效的合同,對此類合同,即使沒有經過訴訟或仲裁程序,從法律上也是無效的,法院或仲裁機關可以依職權主動宣告合同無效。
二、合同無效損失賠償的性質屬于締約過失責任
合同無效后,依據《合同法》第58條和第59條的規定,產生三種法律后果:(1)返還財產或折價補償;(2)賠償損失;(3)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關于“返還財產或折價補償”的性質,一般認為是基于物上請求權或不當得利請求權,本案中村委應返還王某已支付的2萬元承包費即屬于此;關于‘‘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的性質,一般認為是基于行政責任或侵權責任;關于賠償損失的性質,學理上一般認為是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責任以先合同義務為前提,所謂先合同義務,是指當事人為締約而接觸磋商之時,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協力、告知、闡明、保護、照顧、保密等義務。違反先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害的,則構成“締約上過失”,發生“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無效情形下產生的是締約過失責任,而非違約責任,原因在于違約責任存在的前提是“合同債務”,而合同無效為自始無效,即于合同成立時合同約定內容即不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力,不產生“合同債權”或“合同債務”,故違約責任無從談起。從起源上看,“締約上過失”這個概念最初產生時,就適用于合同無效的情形①,但合同無效有多種情形,是否發生締約過失責任,應當結合《合同法》第42、43條和第52條的規定判斷,有的合同無效情形可能不成立締約過失責任,如“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致合同無效的情形,如果屬于雙方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因雙方對合同無效均存在惡意.不存在一方過錯致善意方受損的問題,故雙方之間不成立締約過失責任。
所以綜合以上內容來看,合同無效的損失認定也是相當繁瑣的一件事,所有在我們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合同是否合法有效,避免后期的損失認定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農村房屋拆遷與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0-12-25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