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公平和重大誤解如何區分
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是有區別的,在我國法律中將兩者都歸入可撤銷合同之列。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定,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可以變更或撤銷合同。
所謂重大誤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過錯而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訂立了合同。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誤解既可以是單方面的理解(如出賣方誤將某一標的物當作另一物),也可以是雙方的誤解(如買賣雙方誤將本為復制品的油畫當成真品買賣)。重大誤解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構成并產生使合同變更或撤銷的法律后果。
重大誤解由以下要件構成:
(1)須是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首先,表意人要將其意思表示表達出來,否則無從評價其是否存在著誤解問題:其次,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因為誤解所造成的,即表意人的錯誤認識與其作出的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2)必須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了重大誤解。在法律上,一般的誤解并不都能使合同撤銷。我國司法實踐認為,必須是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才構成重大誤解。因為在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可能使誤解的一方的訂約目的不能達到。若僅僅是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生誤解且不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就不應看作重大誤解。根據《意見》第71條之規定:“行為人因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3)誤解是因誤解方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而不是因為受到他人的欺騙或不正當影響造成的,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由表意人的過失行為造成的,即由其不在意、不謹慎造成的。如果表意人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例如表意人對于對方提交的合同草案根本不看就簽字蓋章,則行為人無權請求撤銷,法律不允許當事人在自己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況下,借口實施的行為對自己不利而隨時提出撤銷。
(4)、誤解是誤解的一方的非故意的行為。如果表意人在訂約時故意保留其真實的意志,或者明知自己對合同發生誤解而仍然與對方訂立合同,均表明表意人希望追求其意思表示所產生的效果,在此情況下并不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因此不能按重大誤解處理。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實踐中,這兩個問題又往往摻雜在一起。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利用對方無經驗、輕率等而與對方訂立合同,發生顯失公平的后果,通常也與對方的重大誤解聯系在一起。例如,某人因缺乏經驗和輕率誤將假貨當作真品購買,誤將價值僅值100元的商品當作價值1000元的商品購買,顯然,行為的結果將會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的極不平衡,在此情況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以區別。
首先,要確定是否存在一方利用對方的無經驗和輕率的情況,也就是說要考察是否符合顯失公平的主觀要件。如果誤解的一方只能證明自己因缺乏經驗或不仔細而發生了誤解,不能證明對方是否利用了自己的無經驗和輕率,則應按重大誤解。同時,如果誤解一方能夠證明對方在訂購時施加了一些影響,如提供混亂的價格信息等又未構成欺詐,則可以認為對方利用了自己的無經驗和輕率,這種情況可按顯失公平處理。
其次,要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是否平衡。在誤解的情況下,可能一方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另一方并沒有獲得利益,如一方誤將某種型號的水泥當作另一種型號的水泥購買,兩種型號的水泥價格基本相同,而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通常是對方利益不平衡,一方獲得的利益大大超出了另一方,或者一方遭受了損失而另一方獲得了利益。如果僅僅是一方遭受了損失,而另一方并未獲得任何利益,則此種情況不完全符合顯失公平的客觀要件,可以按重大誤解處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重大誤解”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