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著明顯的區別
1,合同的主體不同。
集體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是企業行政方面,另一方必須是職工自愿結合而成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工會;
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是企業行政方面,而另一方當事人通常是勞動者個人。
2,合同的內容不同。
集體合同規定的是勞動者集體勞動的勞動條件、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明確的有關企業的整體性措施;
勞動合同則僅限于規定勞動者個人和企業之間的權利義務。
3,適用范圍不同。
集體合同適用于企業的全體職工,即一份集體合同適用于企業的每一名職工;
勞動合同則只適用于勞動者個人,對企業其他勞動者沒有約束力。
4,法律效力不同。
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它是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的條款的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兩者出現不一致時,應以集體合同規定的條款為準。
二,勞動合同法中關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一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
第五十二條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護、工資調整機制等專項集體合同。
第五十三條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筑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面代表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或者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
第五十四條集體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對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
第五十五條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
第五十六條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集體合同是勞動合同法中的特別規定事項之一,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主要有四方面的區別,上文給大家介紹過的。集體合同效力高于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臺有《集體合同規定》,以具體的部門規章規定集體合同。如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起訴狀范本
2020-12-01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