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行為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撤銷權的行使應具備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從客觀方面看,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債務人有使自己的財產減少或負擔增加的行為。包括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債務人的行為發生在債權成立之后,并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在債權成立之前發生上述行為,此時債權尚不存在,不能認為該行為對債權造成損害。且債務人為上述處分行為后債權人仍與債務人發生法律關系,表明債權人愿意承擔債權不能實現的風險,自不得請求撤銷債務人發生在先的行為,所以債務人的行為必須發生在債權有效成立之后。同時,債務人的行為須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債務人的行為未發生法律效力,或者根本不會發生法律效力(例如屬于無效民事行為),債務人的財產所有權并未發生轉移,則債權人無須通過行使撤銷權保全自己的債權,而可以請求法院宣告債務人的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所以,債權人只能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間的有效行為。
3、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是指債務人的行為會導致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減少,使債權人的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
從當事人的主觀因素來看,應當具備下列幾個條件:
1、如果債務人所實施的行為為無償行為,即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放棄到期債權和無償轉讓財產,不管債務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惡意,債權人均可以申請撤銷。
2、如果債務人的行為為有償行為,則需要受讓人具有惡意。受讓人惡意,是指受讓人從債務人處獲得利益時,已明知債務人的行為損害債權人的債權,而不考慮受讓人是否具有侵害債權人的主觀惡意。合同法第74條中規定:“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這里的“受讓人知道該情形”,既包括受讓人知道債務人轉讓的財產價格明顯低于一般的市場價格,同時還包括受讓人知道債務人的行為會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如果受讓人僅知道該財產轉讓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而不知該出讓人(即債務人)的行為會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不能認定受讓人有惡意從而行使撤銷權。
二、債權人撤銷權訴訟中當事人問題
所謂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是指因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糾紛,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案件的審理結果與其有法律利害關系,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按照我國民事訴訟制度的規定,當事人包括但不僅僅指原告和被告,還包括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以及第三人。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由此可見,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涉及到債權人、債務人、受益人和受讓人在訴訟中的當事人地位,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依照第七十四條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受讓人為第三人。”因此,撤銷權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以及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是相當明確的。
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即債權人必須向法院就撤銷權的行使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只有法院作出了撤銷債務人行為的判決,才能發生撤銷的效果。債權人的撤銷權通常應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該期限不像訴訟時效那樣發生中止、中斷和延長,超出該期限則撤銷權消滅。對此,(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債務人的處分行為一旦被撤銷,就對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均產生效力。對債務人而言,如果債務人與第三人訂立了合同但尚未交付財產的,則該合同將因撤銷而自始無效。如果債務人已經交付財產,則根據是有償、無償或低價處分,以及第三人是否善意等因素考慮是否撤銷該行為并返還財產。對第三人而言,如果第三人已經占有債務人的財產,那么在原物能夠返還的情況下,第三人必須返還其財產和收益;如果原物不能返還,則應折價賠償。但是,如果第三人在取得財產時是善意,并且支付了一定的價款,那么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的民事行為就不應被撤銷,而只能由債務人對債權人進行相應的賠償。
針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清楚了吧,在實際中債權人需要行使的時候要清楚是否在相應的條件之下,這樣才是法律保護的。當然如果在不滿足條件的情況下使用在法律上是沒有保護的,希望大家要注意。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立案會通知被告嗎
2020-12-28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