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裁減員工的條件包括哪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公司裁減員工是否要賠償
因為搬遷的客觀原因,公司可以依法裁員,但是應當按照你的六年多工齡折算支付你至少六個半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并且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你本人,否則就應當再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通金。不僅是新勞動合同法有經濟補償金的規定,舊的勞動合同法同樣有經濟補償金的規定的。所以由于單位裁員導致的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規定與2008.1.1無關。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為此,此次修訂草案中擴大了工會會員身份條件的范圍。擬規定本市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以及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這意味著農民工等特殊群體將可成為工會會員,通過工會組織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將變得有法可依。
所以說在我們一些大型公司在招聘員工之前,對會對相應的員工做出一些檢測,其中不僅僅包括了對于員工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更是對員工的身體也進行了相應的處理,其實,對于公共自身來說,在能夠進入公司之后我們也應該自覺提升自己。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三大抗辯權是什么
2021-02-24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