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企業出于“計稅工資”水平的考慮。
“計稅工資”,指納稅人以各種形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性支出,包括各種工資、獎金、補貼、津貼等等。也就是說,當企業給職工所發工資超出規定時,不能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必須計入納稅基數。目前很多企業為了少交所得稅,企業很可能在和員工簽定勞動合同的時候“留一手”;
第二,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勞動者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企業對勞動者進行賠付的依據都是以月工資水平為基礎的。所以企業在簽定勞動合同的時候故意壓低工資水平,一旦發生意外賠付發生,就有了少賠付的依據。
第三,根據《勞動法》第44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加班加點的,事后應盡量給予同等時間的補休。確實不能補休的,應按根據情況以勞動者日或小時工資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面對這些情況,勞動者怎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向所在單位索要工資條并很好得保存。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6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所以,勞動者只要了解相關的法規,并具有適當的自我保護意識,相信一定能夠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應有的維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政府交出的拆遷安置房應該達到什么標準
2021-01-23高速拆遷是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1-01-04城市違建拆除是法院決定拆嗎
2020-12-12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
2021-02-17關于房屋拆遷
2020-11-28拆遷產權置換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2020-12-22農村土房拆除補償標準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