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對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做出了如下規定:
(1)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考慮到個人所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為:以個人所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3)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4)個人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
(5)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由此可以看出,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因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子追尾后逃逸負怎么責任
2021-03-03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