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除的概念
開除是指用人單位對具有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企業規章制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其他違法亂紀行為而又屢教不改的職工,依法強制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最高行政處分。實際上,企業通常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只要其錯誤不十分嚴重,并愿意改正錯誤,就不馬上開除,可先給予留用察看處分,以觀后效。
開除是對犯錯誤職工作出的一種最嚴重的行政處分形式,它適用于嚴重違法亂紀的職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被判刑并入監服刑的;二次勞教被注銷城市戶口的;留用察看期間表現仍不好的。
二、開除職工的幾種情形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開除職工的法律程序
根據我國勞動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企業在對職工作出開除處理時,必須遵循以下六個方面的程序:
①弄清事實,取得證據。對職工違紀事實要查清,對所取得的證據要認真審核,以保證違紀事實的確鑿無誤。結論材料要同本人見面允許其申辯,如確實不符,應予改正;
②廠長(經理)依據職工的錯誤事實,提出開除處理意見;
③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后決定,并填寫《開除職工審批表》;
④將開除處分決定報告企業的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勞動部門備案;
⑤將《開除通知書》發給職工本人;
⑥將被開除職工檔案轉到職工本人戶口所在街道勞動部門。
四、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稱之為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過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勞動合同正式解除。
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