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具有充分合理性,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應及時通知員工并經員工同意,若員工不同意,原則上不能強制加班。
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
作為職工來說,應當與企業同舟共濟,企業需要職工加班的,職工應盡量服從安排。但很多人誤以為,對于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員工必須一律無條件服從。其實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應當及時通知員工并經員工同意。如果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原則上不能強制加班,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其中,法定情形是指以下四種情況: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財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必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為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者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完成收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緊急任務。
另外由于突發情況等,如員工拒絕加班將對生產經營造成損失的,也不能拒絕延長工作時間。譬如,由于臨時發生堵車等情況,造成公交車晚點的,即使過了下班時間,司機和售票員也不能扔下乘客和車輛不管,這時延長工作時間就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員工一般不得拒絕。
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既不符合法定情形,又不具有充分合理性,只有經與員工協商后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并且依法提供加班待遇。如勞動者有正當理由拒絕加班的,不能作為違紀處理。
員工拒絕加班被辭退合法嗎?
《勞動法》第42條規定,只有在“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等需要緊急處理;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等4種情形下,員工不能拒絕加班。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
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71條規定:“協商是企業決定延長工作時間的程序(勞動法第42條和《勞動部貫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第七條規定除外),企業確因生產經營需要,必須延長工作時間的,應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協商后,企業可以在勞動法限定的延長工作時數內決定延長工作時間,對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強迫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者有權拒絕。若由此發生勞動爭議,可以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予以處理”。
所以,員工拒絕加班被辭退是不合法律規定的。如公司因員工拒絕加班而辭退該員工,該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拒絕加班而遭遇單位的報復時,不妨在線咨詢一下律霸網在線律師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