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伙協議糾紛要如何規避
民法通則及其意見沒有規定何種情形合伙人可以退伙,只是規定退伙應當允許的原則。
新的《民法典》(2021.1.1生效),《物權法》的有效期為2020.12.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現行《物權法》第99條規定,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根據上述規定,退伙規則如下:
1、合伙人有約定不得退伙的:
(1)應當按照約定不得退伙;
(2)但合伙人有重大理由需要退伙的,可以請求退伙。
2、合伙人沒有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
(1)如果是按份共有合伙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退伙;
(2)如果是共同共有合伙人,在合伙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退伙。
3、因退伙對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合伙協議產生糾紛的原因
我國法律規定的合伙實際上包括個人合伙、法人合伙(聯營)和合伙企業三種。個人合伙是發生在公民之間的自然人合伙。法人合伙民法通則稱之為“法人聯營”,是發生在企業之間或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的單位合伙。合伙企業是由《合伙企業法》規定的、經國家工商管理機關登記成立的、具備合伙企業章程和合伙企業營業執照的一種企業形態。個人合伙和法人聯營適用《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成立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和法人聯營還應同時適用《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企業適用《合伙企業法》特別規定。
個人合伙成立十分簡便,只要投入資金有個口頭約定就可以。但個人合伙也最經常發生糾紛,最常見的糾紛是在個人合伙營利時一方拒不承認對方是合伙人而主張是民間借貸關系,目的在于侵吞合伙營利;另一種合伙糾紛是在合伙虧損時,一方拒不承認自己是合伙人而主張相互之間是民間借貸關系,目的在于逃避合伙的連帶責任。
解除合伙協議產生糾紛的時候,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該怎么樣解決它,可以通過專業的律師來進一步維護自己的權益。對于解除合伙協議糾紛已經發生之后該怎么樣去解決你自己不清楚,無法解決的時候應該要找專業律霸網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干活喝酒誤傷工友需賠償嗎
2020-11-17擅自開征稅收怎么處理
2021-02-07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