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單位并與另一單位簽勞動合同合法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職工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又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者能否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十七條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黃某既已與國有企業簽訂了為期5年的勞動合同,就必須承擔為該國有企業工作5年的義務。只有在法定的條件具備時,黃某才可以不再承擔此項義務。《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三十一條又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從本案事實上看,黃某口頭提出解除合同,并未按法律規定以書面形式通知企業,則企業可以不予答復。退一步講,即便黃某是以書面形式通知了原企業,但其僅過10天便與另一合資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也不符合提前三十日這一法律要求。因此,黃某與原國有企業依據勞動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仍未解除。
綜上所述,不僅黃某本人,而且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合資企業,亦應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勞動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這一法律規定,黃某原單位要求黃某和合資企業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理應得到仲裁委員會的依法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有工作單位并與另一單位簽勞動合同合法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職工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又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