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期滿但約定的服務期還未到能不能終止合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但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服務期滿。該條規定是在勞動合同期滿情況下對勞動者離職的限制性規定,是對用人單位期待利益的保護,故是否續延勞動合同至服務期屆滿是用人單位的權利而非義務。
勞動合同如何約定服務期限
有關在合同中約定服務期限的問題上,有幾點要提醒各位注意的:
1、從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來說,既然你約定對方的服務期限義務,那他應當享受對等的權利。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在勞動者遵守服務期限規定的期限內,用人單位應當給予經濟補償,比如每服務一年給予一定數量的特別津貼。在實踐中,我也見到過確實是有用人單位給予服務期限的特別津貼。如,上海閘北區一家中學就規定,招聘來的教師服務期限為5年,如果提前跳槽,每提前一年賠償3000元;同時也規定,如果每做滿一年,學校給予3000元的特別津貼。這種完全對等的做法比較少見,應當說合情合理,能征服人心。當然,作為一個企業,可能要增加不少的成本。還有一種看法是,對由用人單位出資招用、培訓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三種勞動者的服務期作出約定和賠償的規定,是因為上面的三項事情可以看作用人單位的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義務,勞動者已經享受了權利,所以在規定服務期限的約定時,用人單位不必再承擔其他的義務。上面兩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作為用人單位來說,一般會用第二種。
2、關于服務期限的長短。由于《條例》沒有對服務期限約定的長短作出規定(而對試用期就有規定),因此從理論上講,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多長,多短都可以。
但是有兩點也要注意,一是《條例》第五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并且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協商一致和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講得已經明確了,但是勞動關系是屬于民事關系的范疇,因此不得違反“顯失公允”的原則。
“顯失公允”就是非常明顯失去公平、公正、合理。比如有一單位規定對由單位出資參加培訓,取得高級職稱的人員,必須再為單位服務20年,違反則賠償20萬元;中級職稱的服務10年,違反則賠償10萬元。像這樣的規定就“顯失公允”了。這個單位有一個45歲的職工,總共用了單位2000元的培訓費和考試費用,結果卻要再為單位服務20年,這不是成了賣身契了嗎?他以這個規定“顯失公允”為由申請仲裁,結果仲裁委員會裁定這個規定無效。
勞動合同期滿但服務期還未到的不能終止合同。勞動合同期滿雙方要終止合同,可以好好協商,一切以雙方協商的具體內容來定。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的,如果你需要找律師幫助你,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復效
2020-11-14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關于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