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是哪些
(1)二者的歷史不同。雇傭合同的歷史久遠,自從奴隸社會剝削的存在,人類的勞動關系中就開始有了雇傭關系,隨著勞動交換的需要而逐漸產生了雇傭合同。勞動合同是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十七世紀的雇傭合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性質不同。雇傭合同是受雇人為雇傭人提供服務的合同;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確定勞動關系的勞動用工合同。
(3)目的不同。雇傭合同以供給勞務為目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人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而勞動合同則是以提供勞務的勞動者其“人”為中心,以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為目的。
(4)受國家干預的程度不同。雇傭合同更多的體現是當事人的雙方的合意,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國家干預的程度較小;而勞動合同更多的體現了國家對當事人合同的干預,對合同的訂立程序、用人單位的義務、工作條件、勞動保護、最低工資、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別規定,主要側重于對勞動者的特別保護。
(5)主體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中一方為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均屬于法人或社會團體,其適用范圍只限于單位用工方面,勞動者在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后,遵守其內部的規章制度,必須承擔一定的工種或職務工作,受雇人與雇用人間存在“特殊的從屬關系”,受雇人的勞動須“在于高度服從雇方之情形下行之”。而雇傭合同既可以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單位,也可以雙方均為公民,且雇員不成為雇主的成員。受雇提供的勞務十分廣泛,凡法律調整的服務均可以適用于雇傭合同。
(6)法律調整不同。勞動合同由、調整;雇傭合同應屬于民法調整。目前,我國尚沒有對其做出明確規定,適用民法及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規制。
(7)爭議的處理程序不同。勞動合同發生爭議時,必須經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機關才能介入,爭議應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處理,仲裁機構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樣,合同解除應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傭合同發生爭議時,法院可直接受理,適用民法的規定處理;解除沒有什么特別程序,雙方均可隨時解除雇傭關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雇傭合同主要就是針對于一些保姆或者其他方面的類似的情形,也就是說雇傭他人提供服務的合同,但是這個勞動合同并不一樣,并且兩者適用的法律也不一樣,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