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公司合伙人的事務執行人委派(托)制度
投資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而成為合伙人的公司并不親自參與合伙事務的執行,而往往通過委派或委托這兩種形式進行。其中,公司通過合伙協議或經全部合伙人同意,委托一個或數個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的,其本身未實際執行合伙事務。然而,2006年《合伙企業法》和2005年《公司法》并未規定受委派或受公司委托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或非合伙人的任職資格、權限范圍、個人責任等相關問題。為此,可以考慮下列措施:
第一,在特殊的普通合伙登記或變更登記過程中,強調合伙事務執行人相應的任職資格。例如,公司投資設立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的會計師事務所時,其委派或委托的合伙事務執行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會計師從業資格,以保障合伙事務的有效開展。第二,明確公司的特殊的普通合伙事務執行人執業范圍,并登記公示。至于明示執業范圍以外的行為,則結合業務的關聯度和代理的相關法理加以判斷。第三,建立信息披露與定期匯報制度。公司合伙人的事務執行人基于信義義務,應當及時向公司合伙人披露和報告重大經營信息,定期匯報合伙事務執行情況,并提供充分的資產負債等報告。第四,建立特定情況下公司合伙人的特殊的普通合伙事務執行人之連帶責任制度。
對于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合伙債務的受公司合伙人委派或委托的相關人員,現行法律僅要求其承擔委托代理責任,并未規定其是否應承擔合伙債務。鑒于預防與打擊公司合伙事務執行人惡意之需,法律有必要增加規定,對于公司合伙人因執業中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造成的特殊普通合伙企業債務,存在故意的公司合伙人之事務執行人應對公司承擔的債務部分(即先窮盡合伙財產后的差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第五,設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事務執行人執業風險基金和職業保險制度。2006年《合伙企業法》已規定合伙人執業風險基金與職業保險制度,但并未規定公司型特殊的普通合伙中公司委派人員或委托的非合伙人相關制度。基于對該類執行人的有效約束和保護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債權人考慮,法律通過此項制度,可以確保因執業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債務的公司合伙人之執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制度的實現。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中傷殘鑒定與責任劃分有關系嗎
2021-01-15職工不服勞動仲裁該怎么去處理
2021-01-03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