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2年6月11日泗陽縣xx醫院(下稱三院)按照股份制的形式實行產權置換,改制后的三院未辦理工商注冊登記。2002年12月15日,32名股東一致同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制定了三院章程。章程中對股金轉讓規定內部可以自由轉讓,對增加新股東未作規定。三院根據該章程選舉產生了董事會,董事長由戈xx擔任。后又加入2名股東,共有34名股東,李*專、劉xx均為該院股東之一。
2003年2月17日經股東大會通過,劉xx收購了原股東中21位股東的股金,個人控股超過51%.2003年3月4日戈xx與劉xx簽訂了“三院轉股協議書”。明確劉xx因控股超過50%成為當然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此次轉股后,股東人數為13人。轉股后,劉xx聘請吳*江為該院院長,聘請蔡*素為該院顧問。2003年4月21日劉xx召開股東會議,議題是內部如何擴股。三位xx人分別于2003年5月19日、5月23日交納股金。
2004年5月22日劉xx主持召開“(擴股后)第一次股東大會”,參加會議人員14人(其中包括李*專),2人缺席,12人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該會目的第一項主要是新入股股東與各股東見見面談一談。2003年6月2日劉xx轉給吳*江股金99000元、蔡*素股金96000元、陳*建股金20000元。
2003年6月11日劉xx主持召開股東大會,通報了轉股情況,并一致通過2003年6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2003年6月16日下午3點,吳*江主持召開股東大會選舉新一屆董事和監事,會議記錄記載:14人出席會議(其中包括李*專),2人缺席(其中王*松后注明“棄權”)。會議選舉了新一屆三院董事和監事會主席。李*專落選,中途和另一股東俞*香離開會場。參加會議人員除該二人外均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裁判要點]:
泗陽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劉xx作為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首次股東會,在這次會議上既未選出董事會,也未產生新的董事長,致以后歷次會議的召開均違背了該院章程所規定的程序,因而劉xx將股份轉讓給xx人屬無效行為。
泗陽人民法院再審認為:三院改制后仍然使用原單位名稱,但未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未領取營業執照,34名出資人之間共同經營三院,他們的關系應視為合伙關系,所制定的公司章程可視為合伙人之間的合伙協議,對出資人均具有約束力。2003年4月21日劉xx主持召開合伙人會議決定擴股,有7名合伙人簽名同意,該7名合伙人的出資額已超過總出資額的三分之二,符合合伙協議的約定,三名xx人的入伙行為有效。2003年6月2日劉xx轉股的行為屬于合伙人內部轉讓出資,也符合協議的約定,該轉讓行為有效。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原審判決應予撤銷。于是裁定駁回李*專的訴訟請求。
李*專不服,提出上訴。
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對本案應適用《民法通則》關于個人合伙的相關規定,但因合伙協議(章程)中并無入伙的規定,故應根據民法通則相關規定即入伙應經全體合伙人同意,而2003年4月21日召開的股東會議對入伙并未形成一致意見,且還有人員缺席,因而,不能就此認定xx人入伙經過全體合伙人同意。但此后xx人陸續參加了股東會的一系列活動,李*專及其他股東均未表示反對,應視為已經許可xx人入伙,xx人入伙行為有效。再審中依據2003年4月21日“股東會議情況”認定xx人入伙有效依據錯誤,但認定股金轉讓行為有效并駁回李*專訴訟請求正確,再審判決結果應予維持。
[評析]
一、法律適用問題
一審法院原審和再審及二審之所以做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關鍵亦在于認定此起糾紛的法律關系性質存在差異。一審法院原審認為此糾紛應為商事糾紛于是適用《公司法》來定案,而再審和二審認為屬于民事糾紛應適用《民法通則》中合伙相關規定來處理。
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兩者均是企業法人。具備公司法規定的成立要件的,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后取得法人資格,從登記之日起公司亦成立。
從本案看,雖然泗陽縣xx人民醫院在產權置換中的資本構成、組織機構、運作方式等均參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規定操作,也符合有限公司的成立要件,但其沒有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未領取營業執照,因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有限責任公司、亦非企業法人,而是一種個人合伙。因此,本案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應適用《民法通則》中合伙的有關規定。34名出資人之間的關系應視為合伙關系。故以后所發生的糾紛應按照合伙的相關規定處理。32名出資人一致同意制定的公司章程約定了出資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該章程亦應視為32名出資人之間的合伙協議,對32名出資人及后加入的2名合伙人均具有約束力。
二、轉股效力問題
合伙人身份對轉股是否有效有直接影響,若具備,根據章程規定合伙人之間可以自由轉讓,則該轉股有效;若不具備,根據《民法通則》解釋,合伙人之間轉讓份額需取得全體合伙人同意才能有效。
首先,分析本案中xx人是否具備合伙人身份。根據上述闡述明確了本案應適用“個人合伙”規定,那么xx人是否具備合伙人身份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規定,在合伙經營過程中增加合伙人,書面協議有約定的,按照協議處理,書面協議沒有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應認定入伙無效。在本案中,因章程未對增加股東(入伙)做出規定,故認定xx人入伙應判定是否經過全體合伙人同意。
本案中,2003年4月21日劉xx主持召開合伙人會議討論如何擴股問題,此次內部擴股并不涉及xx人入股問題。且還有人員缺席,不能就此認定xx人入伙經過了全體合伙人同意。因此,此次會議情況無法證實xx人取得了股東身份。故再審依據此會議情況來認定xx人具有合伙人身份是錯誤的。但后來,xx人蔡*素、吳*江向三院交納了股金,xx人陳*建的風險金也轉為了股金。
雖然無充分證據證實三院收取xx人股金經過了全體合伙人研究同意,但同年5月22日召開的股東大會的目的之一就是“新入股股東與股東見見面”,xx人和李*專均參加了會議,包括李*專在內的股東對xx人入股未提出異議,后召開的兩次股東大會,明確通報了轉股情況,xx人和李*專均參加,全體股東未提出異議。上述事實可以證實包括李*專在內的股東對xx人入股是明知的,其并未對此提出異議,可以認定全體股東已經認可了xx人入伙,xx人至此已經具備了合伙人身份。
綜上,既然xx人已經具備合伙人身份,根據合伙協議(即章程)第十條的規定,股東出資可以在股東之間相互轉讓部分或全部出資。因此,2003年6月2日劉xx轉給吳*江股金99000元、蔡*素股金96000元、陳*建股金20000元,屬于合伙人內部轉讓部分出資,并不違反章程的規定,應認定有效。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辨別連鎖加盟項目的真假騙局
2021-01-18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