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法定理由
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定理由包括勞資雙方協商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依法解除等,而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死亡等。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終止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一)用人單位或勞動者一方在合同期限屆滿時,強迫對方續訂合同。企業勞動合同期滿即行終止,不存在任何附帶條件。確定是因生產或工作的需要,可以續訂合同,但必須征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任何一方無權強迫另一方續訂合同。否則,所續訂的合同是無效的,續訂行為本身也是違法的;
(二)合同到期后,雙方當事人即不辦理續訂合同手續,也不終止合同,繼續保持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源于雙方當事人或一方當事人的法律意識淡薄。保持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往往會給雙方當事人的權益帶來損害,因為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三)雙方當事人在辦理續訂手續時不合法或不完備。比如,合同期限屆滿后,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協商,不經勞動者簽字,而是由他人代為辦理。通過這種方式續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對企業會禍害無窮。勞動者一方一旦不承認續訂合同的有效性,或采取不辭而別的行為,企業的損失無從追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定理由包括勞資雙方協商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依法解除等,而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死亡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對婚姻中的家庭冷暴力如何有效解決
2021-03-04遇到工傷事故本人如何處理
2021-01-04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