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即可以單方依法解除,也可以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只對未履行的部分發生效力,不涉及已履行的部分。
27、無效勞動合同是指所訂立的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定條件,不能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后果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有人民法院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認,不能由合同雙方當事人決定。
28、勞動者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收容審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單位在勞動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可與其暫時停止勞動合同的履行。
暫時停止履行勞動合同期間,用人單位不承擔勞動合同規定的相應義務。勞動者經證明被錯誤限制人身自由的,暫時停止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勞動者的損失,可由其依據《國家賠償法》要求有關部門賠償。
29、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解除勞動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三十二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緩刑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0、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為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款,即使存在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況,只要勞動者同時存在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31、勞動者被勞動教養的,用人單位可以依據被勞教的事實解除該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32、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予以辦理。如果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3、勞動者違反勞動法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擅自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根據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和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