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權獲得的報酬即救助報酬。請求救助報酬的前提是:實施了海難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無效果,無報酬”是海難救助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救助有成果,是指通過救助作業,被救助的財產全部或部分價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的意義在于鼓勵救助人奮力搶救海上遇險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體現r海上救助的精神實質。
但近年來,由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強,又提出了“特另補償”的概念。海商法規定,對構成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者船上貨物進行的救助,可根據情況得到救助費用以外的特別補償。特別補償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為前提。只要是對存在環境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進行了救助就有權取得。但任何情況下,特別補償只有在超過救助方能夠獲得的救助報酬時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額為特別補償超過救助報酬的差額部分。
(二)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因素
1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險的性質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面的技能和努力:
6救助方所用的時間的損失;其他財產和人命方支出的費用和遭受
7.救助方或救助設備所冒的責任風險和其他風險;
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及時性:
9用于救助作業的船舶和其他設備的可用性和使用情況;
10救助設備的備用狀況、技能和設備的價值。
但無論如何,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即獲救后的估計價值或實際出賣的收入,扣除有關稅款和海關、檢疫、檢驗費用以及進行卸載、保管、估價、出賣而產生的費用后的價值。
(三)救助報酬的減少或取消
由于救助人的過失致使救助作業成為必需或者更加困難的,或者救助方有欺詐或者其他不誠實行為的,應當取消或者減少向救助方支付的救助款項。
(四)救助報酬的承擔與分配
1救助報酬的承擔。救助報酬應該由獲救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財產各自的獲救價值占全部獲救價值的比例承擔。各方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2救助報酬的分配。參加同一救助作業的各救助方的救助報酬,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
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各項因素,由各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受理爭議的法院判決或者經各方協議提請仲裁機構裁決。在救助作業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對獲救人員不得請求酬金,但有權從救助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的救助方獲得的救助款項中,獲得合理的份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航拍圖能不能作為認定違法建筑的依據
2021-03-02征地拆遷中,政府沒有進行聽證是違法的嗎
2021-02-15拆遷授權委托書范本
2021-03-15廣州舊城改造新增獎勵費
2020-11-12協議拆遷不需要拆遷批文嗎
2020-12-30公益拆遷是什么,會不會侵犯到被拆遷人的權益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