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果、無報酬”,在海難救助中是一條古老而著名的原則,早在《1910年國際海難救助公約》中就已經確立其地位。即請求救助報酬應該以船舶或貨物的全部或部分獲救為前提條件。這一原則已為世界各國的救助立法所普遍接受。那么,如何理解這一原則呢?它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救助行為沒有取得實際效果,救助人無權請求報酬,法律另有規定或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其次,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獲救財產的價值是確定救助報酬的主要因素。要正確理解這一原則關鍵是弄清“效果”的真正含義。這里所說的取得效果并非是說一定要使財產全部獲救,而是只要取得一些有益的成果(usefulresult)即可。在國內的某些教科書中所使用的“救助必須取得成功”的提法是不確切的。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救助取得效果包括3種情況:
1、直接效果
救助取得直接效果,就是指通過救助人的直接行為,使遇險財產獲救或部分獲救,例如,在船舶觸礁的情況下,由于救助方的努力,將船舶從險境中解脫出來,就是一種直接的效果,在此種情況下請求救助報酬,一般爭議不會太大。
2、間接效果
所謂間接效果,是指某一救助方的行為雖然并未使船舶或貨物直接脫險,但該船舶或貨物的最終脫險卻與該救助人的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例如,有兩艘船舶對同一艘擱淺船舶施救,其中,一救助方采取脫淺措施沒有成功,但己使船舶有所松動,此時,另一救助方在前一救助方工作的基礎上又實施了脫淺行為,使得擱淺船舶得以順利的起浮。此種情況下,第二次脫淺屬于直接效果,第一次則屬于間接效果(因為通過他的努力已使船舶松動),在計算報酬時應該結合起來考慮,而不應輕易地剝奪第一個救助方的救助報酬請求權。當然,如果第一個救助方作了一番努力之后,發現沒有任何效果就放棄了救助,則另當別論。
3、無形效果
所謂無形效果是指某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對遇險船舶或貨物的救助活動,但遇險財產的最終獲救卻與該人的某種行為有著客觀上的聯系。通常也作為有效果處理。其衡量的標準是救助人是否提供了有益的服務。例如,某船在遇險之后欲呼請他船救助,但由于船上的通信設各己不能使用,因而無法與外界聯系,此時一艘過路船舶運用白己的通信設備為其聯絡,使救助船及時趕到并成功地施救。在此種情況下,雖然前一艘船舶并未直接提供救助活動,但遇險船的最終脫險卻與該船有著客觀上的聯系,所以,作為一種無形效果,在確定救助報酬時也應予以合并考慮。又如,某一船舶在行將擱淺的情況下,救助方雖然沒有直接提供救助,但該船應遇險船的請求,一直在遇險船旁守候,遇險船的船員看到此種情形,增強了戰勝危險的信心或勇氣,從而使脫險工作能夠有條理地進行并使船舶最終脫離險境,此種效果也屬于一種無形效果,人們稱其為“精神援救”。除上述列舉的情況之外,無形效果還包括很多,例如,為遇險船提供物質援助,為遇險船的船長、船員提供脫險方面的技術指導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成都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用是多少
2021-02-25購買動遷安置房屋存在哪些風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