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難救助合同當事人的主要義務
根據(jù)雙方的合同約定,按海商法規(guī)定有在救助作業(yè)過程中,救助方對被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一)以應有的謹慎進行救助;
(二)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
(三)在合理需要的情況下,尋求其他救助方援助;
(四)當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參與救助作業(yè)時,接受此種要求,但是要求不合理的,原救助方的救助報酬金額不受影響。
在救助作業(yè)過程中,被救助方對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一)與救助方通力合作;
(二)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
(三)當獲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財產已經被送至安全地點時,及時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
二、海難救助構成要件
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客貨運費的全部或部分,由外來力量對其進行救助的行為,而不論這種行為發(fā)生在任何水域。
根據(jù)我國《海商法》的有關規(guī)定,有效的海難救助行為的成立,或稱救助報酬請求權的成立,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救助發(fā)生在海上或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海上風險遠遠大于陸上的特點,是海難救助制度得以確立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海商法》要求救助人救助被救物的行為必須發(fā)生在海上或海相通的可航水域。
(2)被救物必須是法律所認可的救助標的。我國《海商法》所認可的被救物是船舶和其他財產。其中船舶是指海商法第3條所稱的船舶和與其發(fā)生救助關系的任何其他非用于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艇。即救助船與被救助船之一必須是我國《海商法》第3條所稱的船舶,而另一船只可以是非用于軍事或政府公務的內河船、內湖船及20總噸位以下的小船。
(3)被救物必須遭遇海上危險。海上危險的存在是救助行為得以產生的前提,船舶或其他財產只有面臨可造成損失的真空存在的危險,才有救助的必要。
(4)救助必須是自愿的行為。自愿原則是海難救助的構成要件之一。這里所指的自愿是雙方的,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自愿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務的自愿。對救助方而言,自愿是指其在法律上和職責上對遇險的海上財產無救助義務,救助成功了,有權獲得救助報酬,不救助亦不承擔任何責任。
(5)救助必須有效果。有效果是指遇險船舶或其他財產全部或部分得救。如果有救助事實,但無救助效果,不得請求救助報酬,海難救助也就不能成立。這就是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都普遍接受的海難救助的一項重要原則――“無效果,無報酬”原則。
為了防止和減少海洋環(huán)境污染的發(fā)生,鼓勵救助人救助可能或已經造成海洋環(huán)境污染的船舶或船上貨物,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增加了“特別補償條款”,規(guī)定救助人救助財產無效果,無權獲得救助報酬,但如果救助人對海洋環(huán)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進行了救助,仍可獲得一定的特別補償。
根據(jù)我國《海商法》第179條的規(guī)定,在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的情況下,救助未取得效果的,仍可獲得救助款項。
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yī)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24醫(y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shù)年P系是什么
2020-11-11拖欠居民動遷款怎么辦
2020-12-05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證監(jiān)會大股東增持法規(guī)內容是什么
2020-12-19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