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補償12個月嗎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不是最多補償12個月。
無論是員工,還是單位人事,很大部分人都認為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至補償12個月。產生這個誤區的根源有二:一是錯誤理解勞動法及配套規定的意思,認為原來勞動法環境下經濟補償就有12個月限制;二是錯誤理解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認為第47條規定了經濟補償最多就12個月。詳情如何,跟著律霸小編來看看。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實際上,按照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也只有兩種情況有12個月經濟補償限制,即:(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其它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經濟補償金是可以超過12個月的,比如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裁員的都沒有12個月限制。
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改變了《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做法,不再限定特定的解除情形有12個月限制,而是統一以勞動者的月工資額作為是否受12個月限制的標準,即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經濟補償最多12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月工資低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則不受12個月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合同法》對于高工資的補償,不但限制了補償年限,還限制了補償標準,即不得超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這實際上會造成部分年限較長的員工,因為工資過高,獲得補償反而較少。以深圳為例,2011年平均工資4205元,比如一員工工資12000元,未超過3倍,工作15年,可以獲得12000*15=180000元,而另一員工工資13000元,超過3倍,同樣工作15年,則只能獲得:4205*3*12個月=151380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補償是否是十二個月的內容,如果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想要了解,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計算
2021-03-08在哪里查看拆遷紅線范圍
2020-11-15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