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補償12個月嗎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不是最多補償12個月。
無論是員工,還是單位人事,很大部分人都認為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至補償12個月。產生這個誤區的根源有二:一是錯誤理解勞動法及配套規定的意思,認為原來勞動法環境下經濟補償就有12個月限制;二是錯誤理解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認為第47條規定了經濟補償最多就12個月。詳情如何,跟著律霸小編來看看。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實際上,按照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也只有兩種情況有12個月經濟補償限制,即:(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其它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經濟補償金是可以超過12個月的,比如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裁員的都沒有12個月限制。
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改變了《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做法,不再限定特定的解除情形有12個月限制,而是統一以勞動者的月工資額作為是否受12個月限制的標準,即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經濟補償最多12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月工資低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則不受12個月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合同法》對于高工資的補償,不但限制了補償年限,還限制了補償標準,即不得超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這實際上會造成部分年限較長的員工,因為工資過高,獲得補償反而較少。以深圳為例,2011年平均工資4205元,比如一員工工資12000元,未超過3倍,工作15年,可以獲得12000*15=180000元,而另一員工工資13000元,超過3倍,同樣工作15年,則只能獲得:4205*3*12個月=151380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最多補償是否是十二個月的內容,如果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想要了解,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子可以做父親的辯護律師嗎
2020-12-20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