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共同海損
共同海損是一項古老的制度。早在公元前,《羅得海法》(TheRhodianLaw)已有記載:商人之間分攤拋棄貨物的損失。公元6世紀,東*馬皇帝查士丁尼安下令編纂的《法學家學說匯編》中也曾對此有專章規定。公元12世紀《奧利隆慣例集》也規定了共同海損制度:被拋棄的貨物應由大家分攤,當船上的某種貨物被拋棄時,即使船員飲水用的銀杯,只要有兩個以上,或者雖只有一個,但如果尚未使用也要參加分攤。
在1684年《路易十四法典》中,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類似今天的共同海損與單獨海損。1721年《鹿特丹法典》中確立了共同海損的準確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亦專有共同海損一章。
在國際社會,《約克·安特衛普規則》(TheYorkAntwerp)是國際社會為統一各國海損制度而努力的成果。
“亨利”號貨輪一波三折
1999年10月20日,我國A公司與**坡B公司簽訂購買52500噸飼料的CFR合同,A公司開出信用證,裝船期限為2000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B公司租來運貨的“亨利”號在開往某外國港口運貨途中遇到颶風,結果2000年1月20日才完成裝貨。承運人在取得**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況下,簽發了與信用證條款一致的提單。“亨利”號途經某海峽時起火,造成部分飼料燒毀。船長在命令救火過程中又造成部分飼料濕毀。由于船在裝貨港口的遲延,使該船到達目的地時趕上了飼料價格下跌,A公司在出售余下的飼料時價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給A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
依照《1994年約克·安特衛普規則》規定:“為了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的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作出特殊犧牲或者支付特殊費用以使上述財產脫離危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存在共同海損行為。”因此,共同海損的成立,必須滿足以下條件: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必須遭遇共同危險;所采取的措施必須是有意而合理的;所作出的犧牲和支付的費用必須是特殊的;采取的措施必須要有效果,即必須使船舶、貨物或其他財產脫離危險;
曾遇有船東單方面為自身利益而犧牲貨主的貨物或給貨主帶來額外費用的案例,這就不符合共同海損的構成要件。
出現共同海損之后,船長或船東應在船舶發生共同海損之后抵達的第一個港口的合理時間內宣布為共同海損,并通知貨主及船舶保險人;實踐中,貨方投保的,還應通知保險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