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合法勞動關系成立后,并非一成不變,正如普通合同有解除情況一樣,勞動合同在出現無法維持情形時也要解除。依照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用工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
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2、經濟性裁員和企業富余職工辭職勞動關系解除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3、事實勞動關系將退出歷史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解除
《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
(一)在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4、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