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期滿后有補償金嗎
首先,我國勞動法第28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據以下情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法給予經濟補償,具體情形有以下幾種:
第一: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解除;
第二: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解除合同的;
第三: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解除合同的;
第四:因客觀原因發生重大變化,原合同無法履行,雙方解除合同的;
第五:單位經濟性裁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因以上五種原因,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單位依法應當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而雙方合同期滿,屬于合同正常履行完畢,雙方勞動法律關系正常終結,權利、義務終止,單位即無法定義務也無法依據給予勞動者補償。
因此勞動合同正常期滿,不存在是否給予經濟補償的問題。
二、解除勞動合同要付經濟補償嗎
(一)雙倍賠償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補償計算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