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所以,用人單位違約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對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需注意:
(1)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定在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規定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本案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應發給陸某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2)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我國法律規定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3)月平均工資包括些什么內容?哪些是工資的范疇,哪些不是?我們講“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根據上述規定,工資性收人應當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但不應包括住房補貼和手機通訊費。因為住房補貼是公司提供給員工的福利而不是其應得的工資性收人,而手機通訊費未以津貼的形式發放給職工,而是按規定予以報銷的,這說明單位沒有將它列人工資支付總額。同時,經濟補償金應當以職工實際工資性收入為計算標準,而不應以應發工資為準,即實際工資性收人是扣除社會保險金、公積金、稅收之后的所得。陸某要求以應發工資計算,并且住房補貼、手機通訊費報銷款均應計算在內,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