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若無故解除合同的,屬于非法解雇,要支付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
一、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的,比如是協商解除合同的,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齡“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經濟補償。
二、二倍賠償金
如果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而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即屬于非法解雇范疇,勞動者可以參照本法第87條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47條的二倍標準支付賠償金。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勞動者打算通過法律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則需要注意收集證據,因為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然,如果有關證據是由單位掌握的,仲裁庭也可要求用人單位期內提供證據。不過,為了仲裁的有效取勝,建議勞動者平時也應當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如何解除和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是勞動合同的一種類型,在履行過程中,任何一方由于某種原因希望或已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另一方只要表示同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依據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當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或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就可以依法定條件或約定條件解除。如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出現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由此可見,無固定期限合同并不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另外,有很多錯誤觀點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不能變更的“死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其他類型的合同一樣,也適用勞動法與本法的協商變更原則。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除了勞動合同期限以外,雙方當事人還可以就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等方面協商,進行變更。在變更合同條款時,應當按照自愿、平等原則進行協商,不能采取脅迫、欺詐、隱瞞事實等非法手段,同時還必須注意變更后的內容不違法,否則,這種變更是無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礦業權抵押如何實現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