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被迫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二:
其一,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是合法行為,勞動者不承擔任何責任。相反,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支付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
其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則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有可能是違法行為,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那么,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怎樣才是合法的呢
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否則,應承擔法律后果。但是,符合《勞動法》第三十二條及《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例如: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等等,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該“提出”應如何進行,是否應采用書面形式,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也因為法律的不明確,造成在司法實踐中,因為“提出”的方式和理由不同,而最終形成不同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由于李某在離職時,未向用人單位發出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也就不能清楚地陳述其離職原因系因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因此,在勞動仲裁中,勞動仲裁委以申訴人不能證明其確切地離職時間及離職原因系被迫離職為由,駁回了李某的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仲裁請求。
本案中,如果用人單位辯稱由于李某未提交離職通知,其離職行為系自動離職,屬違法行為,對用人單位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李某就有可能因離職“提出”的形式不合法,而背負違約責任的風險。
對于該勞動仲裁委的認定是否合理,這里先不加評論。這里主要講的是,勞動者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打官司,講求的就是證據,如果證據充分、有力,則勝訴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加強了。
那么,勞動者在被迫單方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注意哪些呢
律霸律師認為,應當盡量以書面形式向用人單位發出離職通知,并在離職通知中注明離職原因。為了更好的保存證據,該離職通知應讓用人單位簽收,如用人單位拒絕簽收,則可以以特快專遞的形式寄出。如可能的話,也可以作好與用人單位的工作交接。
案例介紹:
李某,于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入職某建筑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自2004年10月起,公司開始拖欠員工工資,直至2005年1月,公司共拖欠李某4個月工資,因單位一直拖欠工資,2005年1月10日,李某離職,并于同年2月份提起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拖欠的4個月工資、1個月的待通知金及因被迫離職公司應支付的4個月經濟補償金。
實踐中,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時有發生,對于此種情況從法律角度做出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檔案里的處分好拿掉嗎
2020-12-08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