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業經營不善要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嗎
可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該條規定是關于裁員條件的基本依據。
(一)關于生產經營嚴重困難
當前狀況下,最易被采用的似乎是第二項的規定,即“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何謂“嚴重困難”?《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勞部發〔1994〕447號)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答案似乎很明確,是否發生嚴重困難,要看是否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但是,經查,沒發現哪個地方政府有規定過這樣一個標準。
(二)關于企業內部調整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第二個裁員情形是“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該規定存在一定的模糊,“轉產”到底指什么?比如一家小家電制造企業,從生產A型果汁機轉為生產B型果汁機是否屬轉產?轉為生產榨汁機是否屬轉產?轉為攪拌機、煎鍋或微波爐呢?或某產品停線不再生產呢?經營方式調整更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一個鼓勵變革的企業每天都在做經營方式上的創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對此予以明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勞社部發〔2007〕25號)中對該條進行了說明:“考慮到用人單位調整經濟結構、革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放寬了用人單位在確需裁減人員時進行裁減人員的條件”,大致來講,該規定可以理解為企業內部因生產經營調整而產生富余勞動力的,可以裁員,是對企業裁員條件的放寬,對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尊重。經濟蕭條下,企業必然會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應對,轉產、經營方式調整就會有所發生,因此,當一個企業存在以上情形并產生富余人員時,可以抓住這條規定,適時進行裁員。
(三)關于客觀經濟情況變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第三個裁員情形是“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該條規定看似明白,深究則會疑問重重。什么樣的經濟情況屬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情況呢?行業快速發展算嗎?GDP持續增長算嗎?訂立勞動合同僅僅是個勞資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很難理解需要“依據”什么樣的經濟情況。“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也是頗費思量。勞動合同中的基本義務是一方提供勞動一方支付報酬,只要企業還能付得起工資,勞動合同就能繼續履行下去,除此而外,還有什么“客觀經濟情況”的變化會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呢?對此模糊規定,在沒有明確的解釋文件出臺前,只能謹慎操作,保守使用。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該條規定將裁員的前提限定為“客觀經濟情況”,區別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中的“客觀情況”,即非經濟性的情況變化不在本條規定裁員條件之列,畢竟裁員本身也是“經濟性”的。
(四)關于人數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中“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如何理解?是滿足以上人數條件才可以裁員呢?還是以上人數條件下的裁員才需要提前通知和報告政府呢?普遍的理解是前者,如有的學者將裁員定義為“用人單位基于法定的事由,與達到或超過法律規定人數的勞動者一定時間內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人數限定事實上也是勞動法理論上的通說。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中有一句“二是放寬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程序要求。《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都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勞動合同法》將《勞動法》以上規定內容調整為,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應當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裁減人員不足二十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不足百分之十的,無須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即裁減不足二十人且低于職工總數百分之十的也可以裁員。該宣傳提綱雖然不是法律文件,但作為國家部委的正式發文,其規范作用不言而喻。《福建省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實施辦法》也有類似規定,該辦法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裁減人員……”,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裁減人員,且單次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應按下列程序進行”,該規定也沒有將人數限制作為可以裁員的條件,只是作為需要進行報告等必要程序的情形。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