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權無效依據是怎么樣的?
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即導致專利權無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主題不符合專利授予條件,包括:發明、實用新型的主題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或實用性;外觀設計專利的主題不具備新穎性或者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2、專利申請中的不合法情形:說明書沒有充分公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授權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超出規定的范圍;專利權的主題不符合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的定義;同時申請的協商授權原則;授權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不清楚、不簡明或者缺少解決其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
3、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包括: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科學發現等法律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
4、重復授權的情形: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即一個發明創造只向一個人(最先申請的人)授予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出現上述情形不能取得專利權,已經取得專利權的,可以宣告其無效。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視為自始不存在。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以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經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裁定,已經履行或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如果按照上述規定,專利權人或專利權轉讓人不向被許可人或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專利使用費或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專利權人或專利權轉讓人應當向被許可人或專利權受讓人返還全部或部分專利使用費或專利權轉讓費。
由此可以看出,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法律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對于專利申請人來講,務必要作好申請專利的前期工作,比如專利文獻的查詢、查新、市場調查等。
二、專利無效宣告請求的舉證期限規定是什么?
(一)、請求人舉證期限
請求人在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之日起一個月內補充證據的,應當在該期限內結合該證據具體說明相關的無效宣告理由,否則,專利復審委員會不予考慮。
請求人在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之日起一個月后補充證據的,專利復審委員會一般不予考慮,但下列情形除外:
1、針對專利權人以合并方式修改的權利要求或者提交的反證,請求人在專利復審委員會指定的期限內補充證據,并在該期限內結合該證據具體說明相關無效宣告理由的;
2、在口頭審理辯論終結前提交技術詞典、技術手冊和教科書等所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性證據或者用于完善證據法定形式的公證書、原件等證據,并在該期限內結合該證據具體說明相關無效宣告理由的。
此外,請求人提交的證據是外文的,提交其中文譯文的期限適用該證據的舉證期限。
(二)、專利權人舉證期限
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復審委員會指定的答復期限內提交證據,但對于技術詞典、技術手冊和教科書等所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性證據或者用于完善證據法定形式的公證書、原件等證據,可以在口頭審理辯論終結前補充。
專利權人提交或者補充證據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對提交或者補充的證據具體說明。
專利權人提交的證據是外文的,提交其中文譯文的期限適用該證據的舉證期限。
專利權人提交或者補充證據不符合上述期限規定或者未在上述期限內對所提交或者補充的證據具體說明的,專利復審委員會不予考慮。
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對于專利權在進行確定是否有效的時候,是由相關的專業機構來進行確定的,其法律依據是專利法律規定當中的無效情形。具體包括有重復授權的情況,還有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的情況以及主題不符合專利授權的情形。
專利權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專利權受專項法律保護嗎
轉讓專利權取得收入屬于什么收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