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侵犯專利權的產品規定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因此,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于侵權行為還要看使用者是否清楚產品是否侵權才可判定。
二、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
1、形式要件主要有:
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
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于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
2、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于專利的保護范圍。
1)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
2)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技術特征,也構成侵權;
3)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有相同的,有相異的,但是,相異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技術特征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這里技術特征等效,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你那能夠推斷出某兩種技術特征彼此替換后,所產生的效果相同。
三、專利侵權的類型
1、未經許可制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
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7、冒充專利的行為。
四、不屬于侵權的行為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1、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2、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3、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4、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行嗎
2021-02-17主張拆遷補償利益有時效要求嗎
2020-12-07對征收拆遷補償不服,信訪可以嗎
2021-02-25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