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國待遇原則是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之一。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成員方之間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即關貿總協定的締約原則是:一個成員給予另一個成員方的貿易優惠和特許必須自動給予所有其他成員。作為關貿總協定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對規范成員方間的貨物貿易,推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惠國待遇的概念
《1994年關貿總協定》承襲《1947年關貿總協定》的規定,規定了成員之間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按照《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一部分第1條第1款規定:最惠國待遇是指一成員方對于原產于或運往其他成員方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都應當立即無條件地給予原產于或運往所有任一成員方的相同產品。換言之,一國(或地區)根據條約給予另一國(域地區)的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無論在現在或將來,都不應低于其給予任何其他第三國(或地區)的各種優惠待遇。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基本點是要求在世貿組織成員間進行貿易時彼此不得實施歧視待遇,大小成員一律平等,只要其進出口的產品是相同的,則享受的待遇也應該是相同的,不能夠附加任何條件,并且這種相互給予的平等的最惠國待遇應當是永久性的。例如,日本、韓國、歐盟都是世貿組織的成員,則其相同排氣量的汽車出口到美國時,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汽車進口要一視同仁,不能在他們中間搞歧視待遇。如果美國的汽車進口關稅是5%,則這幾個國家的汽車在正常貿易條件下,美國均只能征收5%的關稅,不能對日本征收5%,而對韓國、歐盟征收高于或低于5%的關稅。
最惠國待遇的分類
最惠國待遇早在12、13世紀所簽訂的一些雙邊貿易條約中就已出現,并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雙邊貿易條約的不斷增加而普遍流行起來,其適用范圍也早已超出國際貿易領域,向國際運輸、國際投資、領事職權和國際私法等方面延伸。
現代最惠國待遇體現著在締約方之間消除差別待遇,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開展貿易競爭、推動自由貿易發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它對現代國際貿易體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國際貿易交易活動的擴大,起了重要的作用。
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在貨物貿易領域首先確立、完善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無條件的多邊最惠國待遇原則,它與雙邊貿易協定基礎上的最惠國待遇有顯著區別。了解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的精神和宗旨,必須了解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分類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