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的案件屢見不鮮,根據著作權法規定可知,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那么,著作權人可要求侵權人賠償哪些損失呢?下面,本文將詳細介紹著作權侵權的賠償范圍。
在我國著作權案件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認定主要是貫徹全面賠償原則及法定賠償原則。全部賠償原則,是指著作權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應當以加害人侵權行為所造成損害的財產損失范圍為標準,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應當全部賠償,賠償應以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為限。因此賠償損失的功能主要是一種補償,一種利益的“彌補”和“填平”;所以就要求以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或損害為標準來賠償。法定賠償賠償原則,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的違法所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由審判考慮各方面音速綜合酌定損失賠償額。一般應當考慮以下要素:(1)通常情況下,原告可能的損失或被告可能的獲利;(2)作品的類型,合理許可使用費,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獨創性程度等;(3)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后果等。
著作權侵權賠償的范圍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范圍,按照全部賠償原則,即指因侵權造成著作權權利人全部實際損失的范圍。凡侵權損失,不外乎是指侵權行為造成權利人現有財產的減少或喪失,以及可得利益的減少或喪失。通常又分為侵權損害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除了著作權造成的財產損失外,著作權的損害賠償還包括著作權人身精神權益的精神損害賠償。
1、直接損失,即指1) 對侵權直接造成的著作權使用費等收益減少或喪失的損失;2) 因調查、制止和消除不法侵權行為而支出的合理費用。3) 因侵犯著作權人身精神權益而造成的財產損失。
2、間接損失,即指權利人受到侵害的著作權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它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中規定的“其他重大損失”的范圍。著作權的間接損失是由于造成了權利人不能正常利用該著作權進行經營活動而遭受的。
3、精神損害,著作權人身精神權益的賠償主要指著作權的精神損害的賠償。 在侵權人侵犯著作權人人身權或者表演者人身權情節嚴重情形下,判令侵權人向著作權人或表演者支付一定數額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著作權侵權賠償范圍的相關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
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