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和解協議未履行的,不能刪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規定》第十條后,才能刪除被執行人的信息:,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刪除不誠實信息:
(1)被執行人履行了有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或者人民法院已經執行完畢;(2)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并履行了協議;(3)人民法院批準執行申請人刪除不誠實信息的書面申請(4)本執行程序終止后,被執行人的財產通過網絡執行監控系統查詢兩次以上,未發現可執行財產,被執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的財產線索的;(5)人民法院因審判監督或者破產程序的原因,決定暫停對被執行人的執行;(6)人民法院裁定不依法執行;(7)人民法院決定依法終止執行>有列入期限的,不適用前款規定。被執行人有本規定第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列入期限屆滿后三個工作日內,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刪除不誠實信息,人民法院可以在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刪除不誠實信息后六個月內,將其重新列入被執行人名單,人民法院不支持被執行人申請將被執行人列入不誠實行為人名單
執行和解的法律陷阱是什么
在司法實踐中,執行和解常見的“陷阱”主要分為四類:
1。改變執行的主題。一些執行主體誘使申請人達成和解協議,通過隱瞞財產真相、惡意串通他人并造成對申請人的誤解,與沒有能力履行的第三人“自愿”變更執行主體,和解協議無法履行。變更執行標的時,部分被執行人向申請人強調無力償還債務,并要求對方同意以貨物抵償債務,但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無法實現貨物價值,導致雙方矛盾升級。改變表演的時間限制。一些被執行人故意表示不能在有效法律文書規定的期限內履行,迫使被執行人作出讓步,同意分階段履行。一旦達成執行和解協議,被執行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履行自己的承諾,而是出于各種原因繼續拖延履行。為了改變履行方式,一些被執行人將同意在執行和解協議中與申請人改變履行方式,例如要求勞動清償債務、代表他人履行等,但在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將自行回去或故意拒絕履行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僅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如果未履行,則不能刪除不誠實被執行人的信息。只有在完成后才能刪除。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咨詢有關盧巴的法律問題。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一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執行嗎
2020-12-22公司股權變更流程是什么
2021-02-18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